苹果与中移动谈判筹码减弱

iPhone的问世给正处于迷茫的3G带来了一针强心剂,正当业界在到处寻找3G的杀手级应用之时,iPhone把答案带到了人们的面前。

对于中国的通信行业而言,iPhone同样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iPhone对于联通在3G发展过程中的积极作用有目共睹。中国联通,是国内最早引进iPhone的电信运营商,在iPhone 3和iPhone 4时代,联通也是中国唯一的一家拥有iPhone许可的运营商。

对于中国移动来说,最早与苹果公司谈判,希望能够拥有iPhone在中国的运营许可。由于利益的关系,中国移动和苹果公司这两个强势的业者,无法结成一个对于双方来说都是最好结局的合作关系,在这样的情形之下,才有了联通与苹果的合作。

对于中国移动来说,与苹果合作的主要障碍有两个,一个是谁将获得iPhone的主导权,另一个则是iPhone是否会助力中国的第三代移动通信的标准TD-SCDMA,对于西方强国来说,并不愿看到中国拥有自己的标准。

到了iPhone 5时代,中国电信也获得了iPhone的授权运营,三大运营商,唯一缺失iPhone的就只剩下中国移动。

从iPhone对市场的作用力来看,iPhone 5的能量明显不如iPhone 3和iPhone 4。

今年上半年,中国联通累计净增3G用户1751万户,3G用户总数达5753万户;中国电信上半年3G用户净增1467万户,总数达5096万户;中国移动上半年3G用户净增1587万户,总数超过6700万户。

中国移动的3G用户,主要来自于iPhone的劲敌三星手机。

今年第二季度,三星、HTC等Android品牌相继发布了四核智能手机,并迅速扩大了市场。其中三星GALAXY S3发布仅一个月全球销量就突破1000万台,对iPhone 4S造成了不小冲击。

iPhone自身的销售也出现了疲软。第二季度iPhone销量虽然达到2600万台,同比增长28%,但与上一季度相比下滑了25.93%。

在这样的情形之下,苹果再想利用iPhone迫使中国移动向其屈服的筹码已经大不如从前了,对于中国移动来说,由于iPhone 3~iPhone 4时的缺失,高端用户也流失了很多,现在再臣服于苹果,意义早已减弱。

而对于苹果公司来说,股价似乎已经走到了尽头,在资本的压力下,能够轻易获得股价上涨的一个方法就是与中国移动合作来扩大利润。

浏览数: 次 星期二, 12月 25th, 2012 未分类 1条评论

战略短视:百度大出血补牢输入法

据报道:日前,百度用了3000万的代价将点讯输入法收购于其旗下,将其改称为百度手机输入法,至此,百度成为了中国第四家涉足输入法的大型it企业,第一位将输入法――这个人们眼中的小玩艺郑重推出的,是搜狐的搜狗输入法,而Google则紧随其后,后来则有腾讯用1000万的代价收购了A4输入法,到了今日,有了“百度”手机输入法诞生。

2005年,一位本科刚毕业的年青人马占凯,满怀着理想,拿着自己的发明――利用搜索引擎来改善输入法的词库,找到了百度,希望通过百度能够实现自己的梦想,然而满腔热情的希望,换回来的只是收到百度的一封例行回复,无任何进一步商谈或合作意向。

无耐的小伙子在不得已之下,将目光换向了搜狐,其结果就是搜狗输入法的问世。

如今,曾经对输入法不宵一顾的百度,现在却不惜代价要进入输入法领域,在花费了4000万之巨的代价之后,终于迎娶到了输入法进门,然而步子却已经远远地落到了领先者们的后头。

由于缺乏战略的前瞻性,百度,丧失了一次送上门的机遇,让搜狐冷手白捡到了一个热包子。

手机输入法的今天与前景

一个完整的手机输入方案,必须包括有拼音输入法、笔画输入法和智能英文输入法,而目前搜狗手机输入法,只是搜狗拼音输入法向手机输入领域的简单移植,撑缺少了一个优秀的笔画输入法作为支,因此,将使得搜狗手机输入法存在着一个严重的系统缺陷。

根据相关的数据显示,使用笔画输入法的用户为15%以上,源自点讯的百度输入法的百度手机输入法则是一个完整的输入方案,它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战线。

占据中国手机输入法绝对领先地位的,是老牌的手机输入法――T9输入法,虽然它的产品质量不如上述两种输入法,但它有两个优势,拥有高达60%以上的市场占有率和与多语种输入法进行捆绑的销售战略,凡使用T9输入法的厂商均可获得免费使用其它语种输入法的特权。因此,在厂商预装市场上,T9输入法的地位仍然很难动摇。

从输入法的技术发展角度来说,就目前的情况看来,手机输入法的设计者们在概念上还是2G手机输入法的概念,而处于3G时代的今天,人们需要的是3G手机输入法的概念,所以,当有其它有实力的竞争者推出3G手机输入法时,原来的强者在产品的品质方面,将会处于相对弱势之中。

在这个意义上,目前人们所能看到的输入法,似乎有些跟不上形势。

手机输入法的盈利模式

手机输入法的盈利模式大体上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直接盈利模式,另一种是间接盈利模式,采取何种方式进行盈利,主要看企业的总体战略而定。

其中,直接盈利(收费)模式;主要是通过厂商在手机出厂时对输入法进行预装,当然也可以通过用户自行下载安装,付费使用,采取这种模式的主要是产品比较单一的,或者是比较专业的企业,如T9输入法等。

而间接盈利(免费)模式,把输入法做成一个平台,这有别于一般的不具备平台性的免费软件,采用这种模式的主要是一些综合性的企业,如搜狐、腾讯、Google等,它们注重输入法的平台性,试图通过输入法这个平台来为其主营业务进行辐射,通过输入法所带来的知名度提高品牌的含金量,把输入法当成它们的触角。

对于百度手机输入法而言,采用间接营利的商业模式,无疑对百度更为有利。

输入法已成为战略性平台

输入法,是一个在使用非拼音文字的国度之中、使用电脑的一个奇特的现象,特别是对于使用方块汉字的中国来说,输入法显得犹为重要,何曾几时,在电脑刚刚开始进入中国之时,由于无法便捷地使用电脑键盘来输入汉字,使得不少专家学者发出了要废弃汉字的哀呜。

王永民的五笔,可以说是中国电脑发展史上的一个转折点,随着五笔输入法的出现,汉字输入的效率已经高出了拼音文字的输入效率。

即便如此,输入法,在人们的眼中,仍然只是一些不入流的小软件,而从事输入法软件行业的,也只有一些小作坊式的企业,并且不少是只有一两个人在做。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小儿科的玩艺,却是人们在使用电脑和上网的行为之中,使用得最为广泛的工具性软件之一,不能想象,缺少了输入法的人们,将会如何使用他们的电脑。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人们对平台的商业价值的认识的不断加深,突然发现,输入法原来居然是一个通向网络的绝佳平台之一。

因此,输入法的战略地位也就随之确立――输入法成为了网络的四大基础平台之一,而其余的三个则分别是:操作系统、浏览器和搜索引擎。

而所有的这些,并没有被百度所意识到。

百度的短视

百度,无疑是一个非常出色的企业,它的中文分词技术曾经一度领先世界,这也是百度为何能够在中国战胜搜索巨人Google的主要原因。

然而,从大多数的情况来看,百度又是一个极度近视的企业,从百度的所作所为来看,百度眼里只有一个“钱”字,什么地方正在赚大钱,就可以看见到百度往什么地方钻。

当腾讯的QQ如日中天,钱赚得是数不过来之时,百度就推出百度的实时通,要进入实时通市场分一杯羹;其结果羊入虎口,一去无回。

当阿里巴巴在电子商务领域做得的红红火火,淘宝一词已经是街知巷闻之时,闻到了钞票味道的百度,一面流着口水、一面急急忙忙推出“百度有啊”,结果现在变成了“百度没了”。

盲目的自大,使得百度屡战屡败。

失误不断的原因

百度的屡屡失误,主要是有两个原因造成的,一个是急功近利的心态,另一个就是缺乏对技术发展趋势的前瞻性。

在这些一场场毫无胜算、毫无战略意义的战役中,百度无耐地在强大的敌人面前,溃退了下来。

在资本的重压之下,为了在股东面前交出一份优秀的成绩表,使得短线行为成为了百度的主旋律,因此,看到什么能赚钱,就不顾自身条件地直扑过去,也不顾这一行为的后果如何,胜了,是否能够增加百度本身的综合竞争能力?败了,是否会对百度产生如何的影响?百度所发动的这些战役,完全没有能够从百度本身的战略发展方向上去考虑,完全没有从战略布局之上的考虑,赚钱成了百度唯一的指标。

而丧失战略眼光的结果,又使得百度、在另一场竞争之中一败千里,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百度当时并没有意识到,输入法居然会成为网络的一个战略级的平台,白白地放走了一次难得的机遇,这是一次能够让百度增加一个战略性的网络平台,而这个网络的战略平台对其搜索引擎可以实施有效的战略支撑,是一个能够起着百度总体战略基地作用的平台。

说实在的,能够做到这一点,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就连当时的搜狐,也没意识到这一点,搜狐当时之所以接纳输入法,只不过是在在百度的重压之下,要找个机会亮亮相,为搜狐在搜索引擎的大溃败之中挽回一些面子。

“输入法的开发,是搜狗的搜索技术发展过程中结出的一个果实,同时也可以提高搜狗的品牌形象。”搜狐技术副总裁王小川当时就是这样告诉《环球企业家》的。

关于这一点,就连当时的网络霸主Google也没能意识到这一变化,Google居然仅仅找了两三个软件工程师来全盘负责Google输入法,在无人关心的情况之下,居然闹出了Google输入法的工程师,直接抄用搜狗输入法词库的笑话来。

历史在开玩笑

虽然百度痛失机遇,却仍然存在着机会,必竞新式输入法的核心,是搜索引擎的副产品――词库。

这无疑是百度最强大的地方,在在中文搜索领域之中,曾经用中文分词技术将Google打得落花流水的百度,在中文词组的机器处理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百度原可利用这一优势,在输入法领域之上薄积后发,后来居上。

可惜的是,当输入法的平台特性已经被大众所认识,就连搜狐也发出公告,在宣布战果时宣称:搜狗输入法为搜狐的搜索引擎获取了约2%的流量之时,短视的百度对此仍然是无动于衷。

更有甚者,就连以善长摸仿跟进战略著称的腾讯,也以1000万的代价收购A4输入法,并将其作为腾讯的另一个网络平台之后,忙着赚快钱、对技术走向的理解显得迟顿的百度,仍然没有意识到输入法战略地位的重要性。

只是到了现在,输入法已经被炒作得热火朝天之后,深深地感受到输入法所带来的压力的百度、才猛然从梦中醒来。

百度输入法,突然成为了百度迫不急待的需求,因此,在几经选择之后,百度看上了点讯输入法,并将收购于旗下,至此,终于为百度输入法的故事画上了一个句号。

而这个句号,花费了财迷的百度3000万的现钞。

亡羊补牢,代价不菲

如果百度能够早些时候意识到输入法的战略地位,那怕是在搜狗输入法红透半边天之后,仍然可以自主对输入法进行开发,并且在品质上对搜狗输入法实现超越,因为输入法的核心――对中文词组的自动化处理,仍然是百度的看家本领之一,在这一方面,百度无疑要比搜狐强了不少。

现在急急忙忙地对一个不同层面的点讯输入法进行收购,损失的,不仅仅是金钱,更重要的是,为使收购所得的点讯输入法上升成为以词组为核心的新型输入法,在整合上仍然需要一定的时间,而时间的价值,往往比现金来得更大。

结束语

损失了几年大好时光的百度,要想在强手林立的输入法上有所作为,其推广的代价,将会使得百度张目结舌,先入为主,对于巨人之战而言,是不二的法则,而所谓后发制人,后发先致,只能是强者对于弱者才会适用。

浏览数: 次 星期三, 08月 22nd, 2012 未分类 2条评论

海外军团能否拯救山寨机

目前,深圳手机在印度市场的销量年均8千万到1亿台。

据称,为了强化品牌效应,有利于拓展市场,深圳的中小手机厂商一改过去“单打独斗”的行事风格,而是“抱成团”发挥整体优势,让‘深圳手机’正成为一个品牌在海外市场崛起。”

这里所谓的深圳手机,也就是原来著名的山寨手机新起的一个别名。

对于山寨手机这个名字,大家都不会感到陌生。

在中国,山寨手机所占的市场份额,一度达到了1/3强,形成了跨国公司,国产品牌与山寨手机三足鼎立之势。

然而,这只是2G时代的辉煌,到了现在以3G为主流的时代,山寨机可以说是日落西山,在号称“山寨之都”的深圳华强北商业街,大概有2成左右的铺面是空着,这与山寨手机强盛时期形成了一个鲜明的对比。

再看另一方面,山寨手机的总后台联发科的颓势开始显现,2010年,联发科营收为新台币1134.63亿元,较2009年下降1.56%,联发科历史上首次衰退,2011年第一季度联发科营收为新台币198.6亿元,环比下降12.4%——联发科连续两个季度出现营收下滑。

从这两个层面,可以清楚去看出山寨手机的疲态已经是非常的明显了。

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联发科的解决方案,已经不能够满足时代对手机的要求。

现在的手机,已经进入了智能时代,也就是说,现代的手机叫做手持数据处理终端,而联发科还停留在通信时代,也就是所谓的功能手机模式。

山寨手机作为联发科的一种表现形式,受联发科那落后的观念所累,已经是无法改变的事实了。

2011年4月,来京参加移动互联网大会的联发科CEO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称:“未来安卓平台肯定是联发科的主要发展方向,当然这也是大多数公司的选择。” 蔡明介同时表示,长期而言联发科在功能手机(Feature Phone)的解决模块肯定是逐渐减少的,但对于智能手机解决方案目前在公司的出货量和占比均拒绝透露。

从中可以看出,联发科在向智能手机迈进的征途中,遇到了不为人知的某种麻烦,这就决定了山寨手机的命运。

功能手机从目前而言,还有市场的,恐怕也就是印度市场了。

而在中国,那怕是功能手机仍然完好,却希望换用智能手机的用户,已经成为了时尚,就算他们尚未换用智能手机,功能手机已经早已成为了鸡肋。因此,山寨机之路在中国被堵死,那是顺理成章的一个结果。

而那怕是在印度,手机智能化也是早晚的事,海外曲线救国之策,很难长期有效,因此,只要联发科手机智能化这个根本性问题没有能够得到解决,山寨手机的出路,可以说是前途渺茫。

这,不是通过品牌战略,或者什么头痛医头的手段能够解决的根本性的问题。

浏览数: 次 星期二, 05月 17th, 2011 未分类 没有评论

过劳死、压力、释放与社交游戏

近日,过劳死问题,成为网络上的热点话题之一,这主要是由于一篇“普华永道美女硕士过劳死”的帖子引起网友关注,仅一晚上就有近万人转发。

帖子中是这样描述的:“普华永道会计师事务所审计部门一名入职仅半年的员工由于过度劳累引发急性脑膜炎,不治身亡。”

尽管是否为过劳死尚无定论,但白领的工作强度和健康状况着实令人担忧。

近年以来,白领阶级,犹其是it行业之中,员工们英年早逝的消息,不时地见诸报端与网络之上。

究其原因,主要是在都市之中,工作与生活压力,都在无形之中骤然增大,而在这样的一个环境之下,人们又没有多少可以实现放松的地方,于是,社交游戏,就成为了人们释放压力、放松自己的一种极为常见的选择之一。

而社交游戏公司的设计者们,也正是看中了这一点,想方设法地为那些无暇休闲的人们,寻求一条减压的通道。

因此,在经历了SNS、微博等新型网络热点的冲击之后,社交游戏,又有在网络应用中重新获得抬头的迹象。

根据网易的报道,近日刚刚上线的,由开心网自主研发的社交游戏开心城市,上线仅十余日,玩家人数就突破200万。酒店、邮局、警署、城管大队……现实城市中的一切在开心城市里可以随意布局。每一位玩家都可以拥有自己的“理想国”。

而网易2010年第四季度在线游戏业务收入为14.22亿元人民币(2.16亿美元),同比增长30.7%,环比增长13.26%,网易网游业务占总营收比例为84.7%。

究其原因,主要还是因为,无论是SNS还是微博,虽然很时尚,但是,却都是一些需要用户去动脑筋才能去做好的一件事情,而游戏则不同,它基本上是一种体力活动、或者说是一种趣味性的活动,如果说SNS、微博可以使用户得到别人的认可,则社交游戏则是可以使得玩家获得放松。

浏览数: 次 星期六, 04月 16th, 2011 未分类 没有评论

封闭是Google的本性

近日,Google周四宣布,将暂时不开放针对平板电脑设计的Android3.0“蜂巢”操作系统的源代码。

此举一出,世界为之哗然。

自Google成名以来,一直是人们眼中互联网“开放”精神的光辉典范,无论是在Google赖以成功的Adsense;还是在Google与微软在办公系统进行殊死争夺的主战场之上;无论是在Google地球等众多的应用之中,还是在Android和GoogleStore,人们所看到的,都是“开放”两个字。也正是开放这个重要的原因,使得Google一步又一步地,从一个胜利走向了另一个的胜利。

特别是在Android成功的旅途之上,开放性更是Android成功不可或缺的因素。

从品质上来说,Android操作系统的品质,远远不如苹果和微软的操作系统,但是,Android从问世到现在,却成为了世界第一大的手机操作系统。

究其原因,Android的成功并不是因为Android的强悍,而是得益于众推手们的齐心协力。这些都是世界级的推手,如世界各大运营商,世界各大手机厂商,是他们,让Android迈入了世界的顶峰。

然而,就在此时,“结束开放”一词,突然从Google的口中吐了出来,使人们不禁要问,Google究竟是怎么了?其实,所有的人都能够看出来,“Google尚未做好该系统被改变,或是针对不同产品进行定制的准备”只是Google从开放走向封闭的借口,只是为Google从开放走向封闭寻找理由,而绝对不是Google在开放的道路上出现的一个技术故障。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由强到盛,Google在完成了它的称霸大业之后,开始进行了思维方式的转变,开放,已经不再是Google的宗旨,相反,及时套利,成为了Google的重中之重。

从Google这些骗人的鬼话之中,我们不难看出,Google的封闭性,是浸在了骨子里的,开放只是Google迈向成功的一个手段,当成功的目的达到之后,封闭的本性就自然地流露了出来。这次源代码的封闭,仅仅是Google迈向封闭的一个试探性的行动,一但成功,接下来的封闭事件,将会接踵而来。

浏览数: 次 星期二, 04月 12th, 2011 未分类 2条评论

联想离苹果还有多远

文/《冲出数字化》作者 项有建 来源:通信产业报

联想近日,推出了“移动开发计划”,表示联想向移动网络进军的宏伟计划全面展开。

乐Phone,是联想手机的品牌,在乐Phone的基础之上,与苹果相仿,联想又推出了联想下载店,对乐Phone进行支撑。

在联想的下载店方面,联想提供了1亿元的扶持基金,用于对那些参与联想乐Phone下载店计划的第三方软件开发者们,提供实质上的支持。

联想现在,离苹果还有多远呢?

答案有些奇怪,可以说,联想苹果还差十万八千里,也可以这样说,联想离苹果的距离为零。

从宏观的角度来说联想苹果还差十万八千里

苹果,是当今的数字英雄,IPhone是世界3G发展进程中,一个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里程碑,苹果与IPhone,在当今的手机领域之内,可以说是鹤立鸡群,无人能够望其项背,那怕是在手机操作系统领域中,数量上已经超过苹果的Google,也无法与之相提并论。

在世界3G的发展过程之中,欧洲是3G的发源地,而3G开展得最好的,曾经是日本与韩国,美国在3G中,可以说只是一个后来者。

就是这个后来者,在IPhone的推动下,使得美国在短短的两三年时间之内,就从一个3G边缘人,一跃就变成了世界领先的3G大国。

可以这样说,是IPhone手机,使美国在不经意之间,就变成了世界3G的老大。

在这样的一个层面之上,联想与苹果的差距,超过十万八千里,并不是一种夸张的话法。

从微观的角度来说联想与苹果的距离为零

联想与苹果,走的是两条方向完全不同的道路。

苹果的IPhone是一种数字艺术品,是手机之王,IPhone所面向的,是一些高端人群。IPhone的这种市场定位,就决定了IPhone的用户,永远只是少数,这样的结果,是由于二八定律所决定的。

而乐Phone则是一种真正的数字产品,它将会面向所有的用户,这样的市场定位,就决定了乐Phone在用户数量的增长方面,有着巨大的潜力。

随着智能手机的电脑化,3G手机,已经不是一个用来打电话的数据处理终端,而是一个具备了电话功能的掌上电脑,这个特点,对于联想来说,构成了一个非常有利的大环境,必竟联想集团,是中国电脑行业的蛟蛟者,对于电脑有着深厚的理解,同时,还拥有良好的市场渠道和强大的推广能力。

更重要的是,联想已经从理论上融入了3G,充分理解到应用对于3G的发的决定性促进作用,这就使得联想能够在3G领域之中,一展拳脚。

在这样的一个大环境之下,乐Phone在数年之内,在销售的数量方面,与IPhone能够相提并论,并不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在数量上实现对IPhone的超越,应该也是很有可能的,只要联想在其间不犯什么原则性的大错误的话。

由于乐Phone与IPhone并不构成竞争的关系,不存在你死我活的问题,所以说,在微观层面上看,联想与苹果的距离为零。

【注,正式发表时略有删减】

浏览数: 次 星期三, 12月 1st, 2010 未分类 没有评论

运营商在物联网的天然优势

文/《冲出数字化》一书作者 项有建

物联网,是继互联网时代之后的一个新的突破口,严格来说,物联网是是互联网的一种延伸,但却是一个质变的飞跃。

互联网,使得比特通过网络,实现了流动与共享,使得两任何两个比特之间的距离,趋于为零。

使得人们进入了一个货真货实的信息时代。

然而,由于原子的特殊性,无法使得原子得以通过网络实现流动。

于是乎,人们就想出了一个办法,用比特将原子武装起来,从而可以在对原子的控制层面上,使得两个原子之间的距离,同样是趋于为零,在这一点上,已经做到了与比特相似。

手机,不仅仅是一个多功能传感器,而且还是一个多功能的、性能强大的传感节点,同时,手机还可以是一个物联网的应用平台。

实现上,由于手机是人们所随身携带的数字产品,因此,与人的各种状态有关的数据,几乎都可以通过手机这个传感器来获取,这就使得手机可以成为所有传感器之中,最为重要的一个传感器。

由于手机的特殊性,使得手机与运营机之间,存在着一种天然的,粘性最强的关系,这就使得运营商们在物联网时代,具体了一个他人所无法拥有的天然优势。

如何利用这个优势,对于运营商来说,已经只是一个技术性的问题了,利用得好,收益自然会增加很多,利用得不好,收益最多也只是减少,但无论如何,不会颗粒无收。

在物联网时代的运营商,就像是一只掉进了一个米缸里的老鼠,只要把嘴一张,就能够吃到香喷喷的大米,更为重要的是,这些香喷喷的大米,是永远吃不完的,在只要米缸的主人还不至于永远不做饭的情况下。

如果说,运营商已经失去了互联网时代,那么,物联网则是运营商们所决对不能放弃的一个新时代,对于物联网时代来说,运营商具有天然的优势,手机,就是物联网的一个战略性的交汇点,这个现象,对于运营商来说,是千载难逢的。

因此,在物联网领域占据一个战略制高点,对于运营商来说,无疑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大好机遇。

浏览数: 次 星期一, 11月 22nd, 2010 未分类 没有评论

诺基亚拒用Android顺理成章

文/《冲出数字化》一书作者 项有建

我等可以降曹,唯独主公不可以降曹。

这是鲁肃在在赤壁大战的前夕,为孙权下决心抗曹时所说的一句名言,今时今日,用在这种,感觉很非常恰当。

这倒不是什么正邪之争,而是一种地位决定方向的真实重现。

对于诺基亚来说,诺基亚正在就方向性的问题,做出了一项艰难的决定:“诺基亚在操作系统领域将继续坚持独立自主战略,不用Google Android平台。”

这是诺基亚新任CEO斯蒂芬·埃洛普所做出的,一个对诺基亚非常重要的决策。

在此之前,兵临城下的Android,给诺基亚来来了巨大的压力。

Android在它的问世仅两年就获得巨大成功,已成为全球第二大智能手机操作系统。

投资者和业界人士不禁要问:诺基亚放弃自有平台、搭乘Android快车是否会更好?

投资机构Grigsby & Associates投资组合经理哈金·克罗特就是这样说的:“诺基亚应该考虑Android平台,越早越好,但现在考虑也不算太晚。

面对着种种的压力,斯蒂芬做出了一个明智的决定,继续自己的独立正策,不受Android的诱惑。

实际上,Android虽然很火,但就本质而言,并不能够说得上是一个出类拨翠的手机操作系统,而仅仅是一个本质尚且不错的操作系统而已。

Android的支持者在采用Android的时候,更多的是考虑到成本的问题,而不是因为Android有多么的出色。

但是,对于作为手机帝国的诺基亚,就不能够用同样的角度,来审视与评估Android。

Android的一般用户,根本不用去考虑到将来是否会受制于Google的问题,而这个问题所造成的风险,是诺基亚无论如何所不能够接受的。

并且,操作系统,作为一种成熟的技术,对于诺基亚来说,根本不存在任何技术上的门坎。

赛班之所以失败,并不是因为技术上的原因,而是因为观念上的原因――这个原因就是诺基亚仍然用通信的概念来做智能手机,将智能手机认识为一个可以进行数据处理的电话,而没有识到,智能手机的本质是一个附带了打电话功能的数据处理终端。

只要诺基亚能够对于能手机有一个正确的认识,重新打造出一个能够适应时代要求的操作系统,对于诺基亚来说,是绝对不成问题的。

浏览数: 次 星期四, 11月 18th, 2010 未分类 没有评论

趁火打劫“反垄断”律师有意误导

文/《冲出数字化》一书作者 项有建

自从3Q之战进入白热化状态之后,对于腾讯,公众们是以微词居多,当然,这样的结果,可以说是腾讯公司自己找的。

说实在的,腾讯强迫用户在QQ与360之间“二选一”的行为,过于霸道,并且有违法之嫌,因此,倍受民众的白眼,也就是理所当然了。

然而,在3Q大战之中,闯入人们视线的,不仅仅是腾讯与360两家公司,还有一个引人注目的方面,就是关于腾讯垄断的话题。

对于国人来说,垄断问题本来是一个让人很敏感的话题,也是一个很热门的话题,有见于此,于是很自然的,就有人想在垄断问题上打主意,捞好处。

本来,反垄断,是一种国家行为的公诉案件,与任何个人都是毫无关系的,关于这个方面,在世界的各国,都大致如此,在这样的一种情况之下,个人或者是一些机构,如何才能够从中弁利呢?

障眼法,也就成了这些混水摸鱼之徒的一个最佳选择。

于是,就有律师,以一个普通网民的身份,向国家的反垄断机构提出了关于应该调查腾讯公司涉嫌垄断的“申请”,作为一名律师,在用词方面,的确是让人称赞不已,连语文老师都自唉不如。

实际上是怎么一回事呢?

实际上,对于公诉案件,一般的自然人,能够做的,只是举报。

当然喽,作为一名法律工作者的律师,自然不会不知道其中的区别的。

但是,如果说是举报,而不说是申请,那样一来,在公众的心目之中,自然就大打折扣了。

有了“申请”这个引子,接下来的戏,自然就好演了很多,然后,这些律师或机构,不以普通网民的身份,而是以一个律师或者是XX反垄断联盟的身份,出现在这一事件当中,很自然的,就能够造出这样一个假象,律师与垄断联盟开始为民主持“正义”了。

说什么:“昨日下午国家工商总局反垄断与反不正当竞争执法局约见法易网CEO王丰昌和我本人,了解反垄断调查申请相关情况。同时我们再次递交关于腾讯捆绑构成垄断的调查申请书及相关证据材料,并建议处罚腾讯。”

然而,事实上只不过是反垄断局的控申部门,对举报人的一次例行式的消息反馈,大意不过是说,举报材料收到,谢谢关心等。

但是,经过律师的一翻雄辩,在读者看来,就像是反垄断局在就反垄断问题问计于律师大人。

通过这样的手法,把媒体骗得也是一愣一愣的。

于是,“2个律师,他们在上周五被国家反垄断部门紧急召去面谈腾讯垄断问题”等字样,也就顺理成章地,出现在媒体之上。

这真是天大的笑话,一个公诉案件,与律师何干?司法机关又怎么可以就公诉案件的案情去咨询律师呢?

律师们深知,这年头,只要你穿上一件叫做“正义”的外套,就能够无往不胜。

浏览数: 次 星期四, 11月 11th, 2010 未分类 没有评论

解读《周鸿祎:不得不说的话》

2010-11-06,3Q大战的主角之一,周大教父终于系统地为3Q大战的成因,做出了一个系统的总结。

文中将自己打扮成为了一个“嫉恶如仇”的天使,我敢说,看到这里,中国杀毒业的同行们都笑了。

周大教父在文中提到:特别是QQ电脑管家,抄袭360安全卫士丝毫不觉羞耻,图形界面甚至连文字都与360安全卫士高度相似。这样的抄袭加强制推广,是置360于死地。我曾经给马化腾发短信,质问他怎么这么干,他轻描淡写说:不就一款软件嘛。所以,360必须得反抗。

这一句,的确是周的心里话,也就是360向QQ发难的原因,没错,QQ是很横,常常强迫用户要做这做那,并且是以抄袭成名,但所有的这些,都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QQ的这种蛮横行为,已经延继了好多年了。

而周只是在QQ电脑管家推出之后,才突然发现QQ的蛮横,好像说不过去吧?

“有了3721的前车之鉴,我根本就不敢得罪用户”,这句话,到是真的,但是从根本上来说,并没有改变周将用户当成为一种可以利用的工具的心里认知,只不过是在利用用户的方法上上,起了重大的变化,从与强奸用户到忽悠用户,不管怎么说,也算是一种进步了。

凭心而论,360这个产品本身,还是挺好用的一个产品,我偶尔也打它用来优化电脑的启动优化,但我不习惯使用杀毒软件,所以通常是处于裸奔状态。

在360的推广上,周大教父的总体思路,可以归结为四个字,“忽悠用户”,它的主要套路是,制造恐慌气氛,然后忽悠用户使用360。

周大教父于11月3日所发的微博是这样说的:腾讯要挟用户卸载360 ,360将尽最大努力保障网民的通讯权利。360每天查杀6000万木马和盗号程序,腾讯的做法,为利益置全体网民财产安全于不顾,正在引发中国互联网史上最大的安全灾难。如果你热爱360,热爱中国互联网,请与360携手共同抵制腾讯的霸权!

周大教父的言下之意,无非就是:如果你不爱360,也就是不爱中国互联网了。

周大教父的说法,看起来,就像的传销讲师的一场总动员。

总体来说,周的所谓为国为民,是以为已为前提的,具体来说,也就是对自己有利的,又可以为民的事,周是会去做的,但是对自己无利的,仅仅是为民的,周是不会去做的。

当然,周这样做的本身,并没有什么值得指责之处,只是他的做法,与他所自称的为国为民相去甚远而已。

至于周大教父的为人如何,还是用事实来说话吧,好像到目前为止,周大教父的合作伙伴,还没有一个能有好结果的。

浏览数: 次 星期一, 11月 8th, 2010 未分类 2条评论